村民划着小船推动浮稻浮板。
金秋九月,水稻又迎来收获的季节。与别的地方田间机收景象不同的是,眉山市丹棱县的部分村民却划着小船,来到鱼塘边收割水稻。近日,在丹棱县张场镇文武村2组,村民罗成泽的“水上稻田”迎来丰收,他和家人一道正忙着收割在鱼池里长大的浮稻。经测算,每亩浮稻产量可达330公斤。
什么是浮稻?它如何生长?有何发展前景?
带着这些疑惑,记者采访了种植户、当地农业部门及水稻专家。
水上种浮稻不用施肥和除草
文武村一块20余亩的鱼塘里,漂浮着一块块“稻田”,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罗成泽撑着小船将一块块“稻田”移向池塘边靠拢,一旁的家人忙着用镰刀收割稻谷。
“种了20多年水稻,这还是我第一次试种浮稻。”据罗成泽介绍,今年他的浮稻面积有2亩多,共有228个浮板,一个浮板栽90窝,相当于净作0.01亩,浮板可以在鱼塘里游来游去。
水稻一般种植在稻田里,而这种在水面上种植的浮稻小众而少见。
“这种技术称为鱼塘浮板种植技术,即把水稻种植在专用浮板上面。”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工作人员王树军告诉记者,该技术通过将泥土置入底部有若干个小孔的塑料花盆里,然后在每个花盆内栽上水稻秧苗,把花盆逐个嵌入有洞孔的浮板,将浮板放置于鱼塘水面。
“刚接触的时候我还怀疑它到底能不能活,后来看到它长出来了,长得还不错,心里就有了点底。”回忆起和浮稻接触的过程,罗成泽有担心也有收获。罗成泽告诉记者,在种植过程中,他前期所担心的浮稻营养不足和倒伏等问题都没有发生。
经对收割的稻谷进行测算,每亩浮稻产量可达330公斤。“这个产量和田块亩产500多公斤相比虽然低了不少,但我还是很惊喜。”罗成泽介绍,种植浮稻不用施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种出来的稻谷相对更“绿色”。同时,水面种稻,水下养鱼,鱼儿的粪便就成了水稻的肥料,这样能分解水体的富营养物质。
在投入方面,罗成泽算了一笔账:每平方米浮板37元,90孔一张的面积大概是5.5平方米,价钱为200元左右,他的2亩多地在浮板上投入了5万元,浮板可重复使用5年左右。每亩浮稻每年的材料成本在5000元左右。“与土地种植相比,浮稻种植投入成本高不少,但生态效益更好。”罗成泽说。
水稻进鱼塘净化水体变风景
“这也是丹棱有史以来第一次种植浮稻,目前处于试点推广期。”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负责人何春承介绍,浮稻是一种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通过将水稻种植在特制的浮床上,既能实现生态治水,又能产出生态稻谷。
何春承说,鱼塘里面的鱼的粪便以及水草腐烂等产生的氮、磷、钾等元素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养殖水体污染。而在浮板种植中,秧苗根系通过盆底的小孔吸收水里的氮、磷、钾养分,净化鱼塘养殖尾水,使之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稻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种养系统。
在面积控制和种植方式上,浮稻种植有着严格的要求。何春承介绍说,按照每亩鱼塘面积的10%进行浮板水稻种植,并选用抗倒性和抗病性强的水稻。
“我的祖祖辈辈都没有看到过这样先进的东西。”看着鱼塘里收获的水稻,与罗成泽同村的罗继安感慨地说,鱼塘不仅增加了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还成为村子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除了文武村罗成泽家的浮稻种植外,今年丹棱县还种植浮稻40亩,分别在仁美镇光明村1组和张场镇文武村2组的鱼塘养殖水面上。”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杰介绍,丹棱县这40亩浮稻今年仅是试点,下一步,该县将根据试种情况,以此为依托,开展新技术、新举措的试点示范工作。
专家点评>>>
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教授、水稻栽培专家任万军:这种水稻漂浮栽培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在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湖面或水产养殖区域,可以达到净化水质、增加种稻收益的良好作用。当然,因该栽培模式存在投入高、易倒伏、效益不高等问题,推广应用需要因地制宜,因需发展。
图片由丹棱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原文链接:https://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210917/842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