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学院新闻

(川观新闻)聚焦五大作物品种开展共性栽培技术攻关,这些团队2021年都取得哪些成果?

时间:2022-01-27  来源:     点击数:

2021年度我省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716.4亿斤,增产10.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丰产成绩的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1月21日,四川省“十四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2021年度总结会在成都召开。当天,来自川农大、省农科院作物所、省农科院资环所等项目参加单位的3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各团队均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项目负责人、川农大教授任万军介绍,过去一年,育种攻关栽培项目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和油料作物为研究对象,围绕优质丰产协同、适应机械化生产需要,在研究评价突破性新品种产量、品质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筛选突破性品种和专用特色品种,创新播栽管机械化、高光效田间配置和肥药减量等重大、关键、共性配套栽培技术,构建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模式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建基地、搞示范、强推广,取得了显著进展。

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培训

筛选培育出的优质品种是项目工作开展的基础。任万军告诉记者,针对新形势下各粮油作物急需的突破性品种类型以及“十三五”建立的筛选指标体系,本年度筛选出包含宜机化优质丰产水稻品种川康优2115、川康优丝苗,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绵麦902、川麦88,青贮高产玉米品种川青9号,突破性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3,适宜平原区耐密高产抗倒油菜品种川油98、佳油1号等在内的19个有突破性潜力的品种,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川康优2115在邛崃市田间表现

良种需配以良技。针对突破性新品种在生产中实现高产优质与机械化栽培难以协同的“痛点、难点”问题,各团队进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研究。如水稻专题针对机插秧成苗率低与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创新了齐苗壮根育秧、减量攻中施肥;小麦专题针对稻茬田湿粘环境和秸秆还田复杂条件创新机具并优化播种;玉米专题和油料专题针对传统复合种植机械化率与光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带状复合种植田间配置、种肥水药一体化等研究。支撑了杂交稻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高效育秧技术、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3项技术入选全国主推技术。

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展示

“随着国家对于粮食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川农大教授、油料作物专题研究人员雍太文介绍,2021年,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支撑下,荣县、仁寿县等地的玉米和大豆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正成为扛起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支撑。”雍太文说。

绵麦902在绵阳市梓潼县百亩连片验收

初步筛选出的品种和集成的技术还需得到生产的检验。薯类作物研究人员、省农科院资环所研究员沈学善介绍,该团队2021年黑美人和特色品种524在技术配套下,在金堂县、安居区平均亩产量分别超1700公斤、1500公斤,较非示范区最高增产达30%。

“这一年,示范区平均单产、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分别至少提高9.82%、16.1%、15%以上。”任万军介绍,目前项目组各团队在全川各地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8个,有关品种与集成技术推广应用超过14万亩。此外,项目各团队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16期,培训了农村科技人员超 900 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400余人次,为当地三农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科技人才队伍。

原文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2996891?from=androidapp&app_id=cbgc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永利yl23411集团(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